讲述榜样故事 激发奋进力量
编者按:2025年7月1日在首创环保集团“讲述榜样故事激发奋进力量”先进事迹宣讲会上,6名优秀共产党员代表与1名优秀党务工作者代表,用朴实的语言、真挚的情感,讲述了在各自平凡岗位上坚守初心、勇担使命的奋斗故事。在环保集团重组整合、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在供排水管网的经纬中、在焚烧炉的烈焰里、在监测数据的跳动间、在工程钢筋的脉络里、在热线听筒的一端镌刻责任、浇筑匠心、传递温暖的感人事迹……每一段经历都闪耀着共产党员的信仰之光,每一份坚守都彰显着首创人的责任担当。
为让更多同志深入了解这些先进典型的感人事迹,从榜样身上汲取前行力量,进一步激发全体员工在平凡岗位上锐意进取、担当作为的热情,现将7名同志的事迹原文分享。让我们以他们为标杆,把榜样力量转化为实干行动,在共建清洁、美丽、繁荣的幸福家园征程上接续奋斗,共同谱写首创环保集团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事迹分享六:
用心用情解民忧接诉即办践初心
“首创环保集团优秀共产党员” 杨雪
我叫杨雪,来自资产管理事业部京通路分公司,是党群纪检部职员。2019年,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如今党龄5年。在组织的培养下,也是在这一年我开始负责京通快速路的党建工作和接诉即办。工作中,我始终提醒自己:爱岗敬业是基础,团结协作是力量,雷厉风行是效率。今天,很荣幸能在这里分享我的点滴故事。我演讲的题目是《用心用情解民忧接诉即办践初心》。
京通快速路作为长安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通往城市副中心的主干道,它不仅是一条路,更承担着沉甸甸的政治保障 使命。就在2019年,北京市吹响了“接诉即办”改革的号角,在组织推荐下,从此我与这项“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
挑战,来得如此迅猛!2022年6月,京通路收费政策调整,车流量急剧增加,随之而来的,是市民反映问题的工单量陡然攀升!收费政策调整前平均每年50件,2023年激增至236件,到了2024年,这个数字达到了惊人的400件!这其中关于收费政策的咨询、调整清扫时间的建议占比高达60%。于道路开放运营,导致重复投诉不断产生。而政策调整、清扫时间是由市政府决策的,企业无权管辖。但是根据市委、市政府“接诉即办、首接负责”的政治要求,这些政策咨询问题我们必须“接单”。这是作为国企的责任担当,这是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呼声的郑重承诺!电脑里不断响起“来单”提醒,身为党员,面对“爆单”,我深感责任重大。这份责任告诉我:不能退!必须上!于是,我的手机24小时不敢离身,工作状态随时待命,即便是节假日,处理工单也成了常态。我用无数次的倾听、沟通和回应,把政策精神准确、清晰地传递给市民,努力践行着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的不懈追求,架起一条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连心路”。
每一次“接单”,都是一次承诺。市民最关心的是道路拥堵、收费政策、清扫保洁等问题。这些难点和痛点,就是我们的工作重点。
记得有市民强烈反映:“既然不收费了,八里桥收费站能不能拆?或者,至少安装些视廓灯吧,夜里开车过站区,总感觉不够安全。”群众的期盼,我们感同身受!但政策有边界,权限有划分。拆除收费站,属于北京市政府统一规划。增加视廓灯,需要北京市交通委进行统一部署。企业对市委办局存在协调困难的实际情况,此类问题需提级至市级部门协调解决,层级高、周期长。这些现实困难,我们坦诚地跟市民多次沟通。本着“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原则,我们没有等待,而是主动向前一步推动解决问题!我和同事们顶着烈日,多次到站区现场反复勘察、测量。党支部及时召开会议研究对策,争取首创集团、首创环保集团在资金、资源、信息、协调等方面的支持。最终,我们提出了一个灵活、快速、有效的方案:在站区船岛底部贴上醒目的反光警示带,在车道两侧增设柔性交通柱!这些措施,成本不高,却能显著提升夜间行车的安全性。方案得到了市民的理解和认可。为了尽快落实,施工人员冒着室外近40度的高温酷暑完成了安装,汗水浸透了工装。
当我打电话回访时,电话那头传来市民由衷的声音:“非常满意!真心感谢你们的重视和行动!”那一刻,所有的疲惫仿佛都被这句话驱散了,心里暖暖的,觉得所有的付出都值了!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交通安全出行与市民的生活息息相关,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在这一刻体现出来了。
都说“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作为基层这“一根针”,如何高效地穿起这纷繁复杂的“千条线”光靠“拼命三郎”的精神还不够,必须提升“绣花”功夫!上级党委多次组织接诉即办赋能培训给我打开了工作思路,我对工单进行详细梳理、分析、汇总、分类,协调统筹各部室制定了《派单目录》,清晰界定每个部室的职责边界和对应业务,让工单“对号入座”,流程一目了然。同时,针对高频问题、同类诉求,我们梳理出“标准答复话术”,建立了“政策库”“问答库”,让后续处理有章可循,大大缩短了响应时间,实现了从“摸索”到“精准”的跨越。
当然,工作绝非一帆风顺。我们也会遇到情绪激动、诉求不合理的市民,电话一接通就是劈头盖脸的指责甚至辱骂,言语刺耳难听。委屈吗?当然有。但我们深知,挂电话、怼回去,解决不了任何问题。我们的选择是:耐心听完,用心理解那份不满背后的焦虑急躁。等对方情绪稳定后,我们会温和地说:“您气消了,咱们现在心平气和地一起解决问题吧。”正是这份理解和坚持,往往能化干戈为玉帛。这几年的接诉即办工作,我个人体会每一件都很难办,但是我做到了件件有回音,单单有落实。在接诉即办这个锤炼党性的“熔炉”里,在组织搭建的坚实平台上,我服务群众的本领不断提升。
各位领导,同志们:几年的接诉即办工作,让我对这简单的四个字,有了更深切的感悟:
“接”,是义不容辞的态度和责任!是那一声响亮的“您好,京通路为您服务”!
“诉”,是人民群众的期盼与需求!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即”,是闻风而动的作风和效率!是与时间赛跑,让群众少等待!
“办”,是扎扎实实的作为与担当!是用智慧和汗水,把“问题清单”变成“满意答卷”!
未来,我将继续带着组织的嘱托和这份沉甸甸的责任,用心去感受,用情去沟通,用招去破解,真正把接诉即办这件实事办到群众的心坎上,让这条“连心路”越来越畅通!
回望走过的路,我深知,个人的每一点进步、每一次突破,都深深植根于组织的信任与托举的沃土;获得的每一项荣誉,都饱含着团队的智慧与汗水。它不属于我个人,而是属于我们这个并肩战斗的集体!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以在座的各位优秀党员代表为标杆,不断锤炼党性修养,持续精进业务能力,全面提升综合素质,为首创环保集团的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