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基金一周回顾 点评:中银中国建仓相对谨慎

发布时间: 2006-06-27 00:00:00   作者:全景网   来源: 本站   浏览次数:

  【主持人】聆听数据说话,洞悉市场风云。我们来关注近期与基金有关的一些重要数字新闻,把握基金市场的最新动态。

  基金一周回顾

  (1)1000亿

  首先我们来看一则保险业资金的数据。根据中国保监会的统计,截至7月底,保险业投资基金的余额已突破了1000亿元大关。并且,保监会有关负责人还表示,最近几个月来,保险资金在股市的直接投资金额只有四个交易日略有减少,其余时间每天都在稳步增长。保险资金投资股票的金额稳步增长,表明了保险机构对于大盘未来走向持一种积极态度;另一方面,保险资金投资基金的余额突破1000亿元大关,也表明基金仍旧是保险  资金投资股市的重要渠道。

  (2)240%

  实际上,除了保险机构增加了对基金的投资之外,部分存在高折价率的封闭式基金还吸引了大量社保基金和QFII资金的流入。8月24日30只基金最新披露的半年报就显示,社保基金109组合出现在了5只封闭式基金的十大股东名单中;与此同时,QFII在13只封闭式基金中持有的基金份额也大幅度增加,与2004年末相比增加了240%。对此,市场专业人士认为,由于存在较高的折价率,封闭式基金的投资风险相对较小,收益却并不见得会少,所以才能够吸引QFII和社保的注意。因此,对于那些想回避风险的投资者来说,封闭式基金也许会是个不错的选择。

  (3)NO.1

  随着基金业的快速发展,基金公司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为了在竞争中胜出,很多基金公司都选择了以提高服务质量来吸引投资者。最近,中银国际基金管理公司就宣布,将向基金投资人提供月度基金投资报告,从而也将成为中国内地第1家按月披露投资报告的基金公司。市场专业人士认为,按月披露基金投资报告将有利于投资人及时掌握基金投资情况,也是国际上许多基金公司广泛采用的投资者服务形式,而中银国际此举应该会对促进中国基金业整体服务水平提高大有好处。

  【主持人】在一周重要的数据新闻之后,下面我们来回顾一下上周基金业的整体表现情况。

      深沪两市大盘在上周四拉出了今年以来最长的一根阴线,市场重心随之下移,绝大多数基金的净值也出现了下跌。

  从统计的情况来看,在117只开放式基金中只有11只的净值有小幅上涨,117只基金的净值平均下跌了0.58%;54只封闭式基金净值的平均跌幅则达到了1.35%,并且只有1只封闭式基金的净值实现了上涨。

  在开放式基金的各个类别中,配置型基金一周的净值跌幅最大,在56只配置型基金中只有1只的净值上涨,56只基金的平均跌幅达到了0.75%;股票型基金上周的净值跌幅要稍低于配置型基金,41只基金的净值平均下跌了0.64%;与前几周一样,上周债券型基金的表现仍然较为平稳,15只基金平均的净值仅微跌了0.06%;另外,保守型基金成为了上周各类型基金中最大的亮点,5只基金中有4只的净值表现为正增长,它们的平均涨幅为0.17%。

  【主持人】从整体情况来看,受股市下跌拖累,上周基金的表现显得较为低靡。那下面我们再来看看上周哪几只基金的净值表现最好。

  在开放式基金方面,上周债券型基金和保本型基金的表现较好,占据了净值增长排名的前5位,它们分别是银河收益、南方宝元债券型、南方避险增值、嘉实理财债券和东方龙;在封闭式基金中,基金景宏、基金景博、基金金鼎、基金安瑞和基金兴和5只基金的净值表现最好,分列净值排名的前5名。

  【主持人】上面是净值增长率排名的情况。那么在第1节的最后,我们还是通过图表来看一下上周价格上涨最多和折价率最高的5只封闭式基金,以及收益率最高的5只货币式基金。

  业绩超越市场建仓相对谨慎

  【主持人】继工银瑞信之后,第2家银行号基金公司,交银施罗德基金公司也在8月23日刊登了招募说明书,它旗下首只开放式基金――交银施罗德精选股票基金将从明天起正式开始发行,这意味着整个基金市场的竞争将进一步加剧。面对强大的市场竞争压力,服务创新也成为了基金公司们的共同选择。例如我们在前面的数据新闻中就已经看到了,为了向投资者提供更及时的信息,中银国际基金管理公司就准备在信息披露上进行创新,它打算采取月度基金投资披露报告的形式,向投资人提供月度基金投资组合。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中银国际基金管理公司,以及它旗下的中银中国基金。

  中银国际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作为一家成立时间较短的合资基金公司,目前中银基金共管理有两只开放式基金,其中,中银国际货币市场是一只货币式基金;另外一只就是我们今天要介绍的中银国际中国精选基金,或者简称为中银中国。中银中国设立的时间较晚,是在2005年1月份才设立的,它是一只开放式配置型基金。截止05年6月30号,中银中国的总份额为9.45亿份。到8月23日为止,中银中国每单位基金份额的净值为0.998元,目前它的基金经理是苏淑敏女士。

  【主持人】实际上,从中银中国05年设立以来,深沪两市大盘一直在一个较低的位置运行。那么在这种不利的大盘环境中,中银中国的业绩表现又如何呢。关于这一点,我们一起来看看它的累计净值走势情况:

  从目前的累计净值来看,从设立以来,中银中国基本上保持了盈亏平衡,略有亏损。如果从累计净值的历史走势来看,除了在1月份和2月份的建仓期外,中银中国的净值走势都明显要好于巨潮1000。不仅是它的绝对跌幅要比巨潮1000小得多,而且它的波动幅度也要明显小于巨潮1000。当然,做为一只新基金,中银中国的仓位水平变化较大,其净值走势与巨潮1000也不是完全可比的。但另一方面,根据中银中国公布的05年2季度报告,即使与它自己设立的业绩比较基准相比,中银中国2季度的净值增长率和风险也都比它的业绩比较基准要好。比如它2季度的净值增长率比业绩比较绩准高了2.9个百分点,而它的净值增长率的标准差要比业绩比较基准低了0.37个百分点。

  因此,虽然整体大盘环境不佳拖累了中银中国的净值走势,但总的来说,它设立以来的业绩还是战胜了市场,达到了基金合同中设定的标准。

  【主持人】作为一只新基金,从设立以来大盘又一直处于低位运行,那中银中国它又是如何来看待大盘的呢,它是选择大胆建仓,还是空仓继续等待机会,或者按照自己的节奏来建立投资组合呢?下面我们就根据中银中国股票仓位的变化情况,来了解一下它的基金经理的想法。

  中银中国05年设立以来的建仓显得非常谨慎,它在1季度末的仓位仅为36.6%,到了2季度时它的仓位也只是上升到了49.6%。从大盘来看,今年1、2季度正好是大盘逐步触底,最低是跌破了1000点。因此,从建仓的成本来看,中银中国的整体建仓成本应该是比较低的。但是我们发现,中银中国并没有选择疯狂抄底。根据它的基金合同,中银中国的正常股票仓位可以为40%-95%。但即使在大盘跌破了1000点之后,中银中国也只是将仓位升到了50%不到的较低水平,剩余的资金则购买了债券,它2季度的债券资产就占到了总资产的44%。从这一点上来说,中银中国的基金经理对于后市的看法是比较谨慎的。

  对此,我们也可以来看看中银中国的基金经理在2季度报告中是如何说的:

  中银中国的基金经理认为,尽管技术性市场分析显示在1季度债券市场被超买,而股票市场被超卖,但他们仍然相信国内A股市场依然处在反复寻底的过程中。另外,虽然股权分置改革将为市场的下跌风险提供一个安全网,但至少目前它并未能成功扭转投资者对A股市场已有的悲观情绪。

  因此,总的来看,由于对于中国经济前景的担忧,和认为投资者信心不足,中银中国的基金经理对于后市的判断比较谨慎,它也将仓位维持在了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

  重仓偏好防御 近期交易谨慎

  【主持人】前面我们分析了仓位变化和行业变化,下面我们接着来看看中银中国的前十大重仓股名单。从中银中国前十大重仓股来看,其特点非常明显,它重点投资于一些具有良好防御性的个股,如南方航空、双汇发展、南海发展、首创股份等,主要来自日常消费品、公用事业、运输业以及基础建设等非周期性行业,这反映出它的基金经理对宏观经济和股市的走向态度仍然较为谨慎。

  【主持人】关于增持非周期性个股,减持周期性个股,我们从中银中国2季度重仓股的变化也可以看出来。对比分析中银中国05年前两个季度末的重仓股变化情况,可以发现在2季度 中银中国的前十大重仓股中,新增加了首创股份和上港集箱2只股票。其中,首创股份就是水务行业的龙头,而上港集箱属于交通运输辅助业;除了新增加的首创股份,中银中国在2季度还大幅增持了南方航空、铁龙物流、双汇发展等个股。另外,在减持个股方面,国电电力被大幅减持,而鞍钢新轧和长江电力则退出了前十大重仓股。

  【主持人】看完了中银中国前十大重仓股的数据之后,在节目的最后,我们来关注一下05年7月份以来中银中国的最新投资活动。

  根据对中银中国在深圳市场专用席位交易情况的统计分析。从05年7月1日到8月23日,在这段时间内中银中国总的交易天数较少,总的交易金额为5300多万元,占2季度末4.49亿元股票市值的11.7%。与我们前几周分析的基金相比,无论是绝对交易额、交易天数,还是相对比例,中银中国7月份以来的交易量都相对偏小。因此,应该说这段时间内它的交易仍旧保持了一种相对谨慎的态度。从交易的时间分布来看,中银中国的交易主要发生在8月份,也就是说它在8月份的交易明显放大。由于8月份以来,市场信心已经明显开始恢复,而且市场成交量也显著放大。因此,中银中国在8月份的交易增多可能是对市场形势有了新的判断,它适当提高仓位的可能性较大。当然,在投资的品种上,中银中国可能还是会以前面提到的防御性品种为主。

点击展开